Skip to content

Spra-Chen 德語學習記錄

語言學習過程的記錄與分享

  • Home
  • Orientation
    • List of Articles
    • Instagram
    • Threads
    • Linktree
  • Learn German
    • German Grammar
      • Index A1-A2
      • Index B1-B2
    • German Vocabulary
    • German Writing
    • German Resources
  • Life in Germany
    • Way of German
    • Study in Germany
    • Test in Germany
  • Life beyond Germany
    • Study in Japan
    • Other Languages
  • Toggle search form

[德語文法][中階德語]虛擬式的核心邏輯與觀念釐清

Posted on 20-01-202418-02-2024 By CKCA No Comments on [德語文法][中階德語]虛擬式的核心邏輯與觀念釐清

封面照片:「Wenn ich eine Katze wäre…」筆者趁2024年1月中旬波昂下雪時,在窗台捏的「雪貓」(筆者攝影)。

💡 適合程度:B1-B2(中階德語)

💡 前置概念:條件句型(Wenn-Sätze)

置頂:虛擬式目錄索引

  • (點我)[德語文法][中階德語]目錄:兩種虛擬式(Konjunktiv)
  • (點我)[德語文法][中階德語]虛擬式的核心邏輯與觀念釐清
  • (點我)[德語文法][中階德語]虛擬二式的核心功用(Konjunktiv II)
  • (點我)[德語文法][中階德語]虛擬一式的核心功用(Konjunktiv I)

此系列文章持續更新中

章節目錄

  • 置頂:虛擬式目錄索引
  • 概念:虛擬式(Konjunktiv)
  • 範例:哥吉拉摧毀東京
  • 釐清:條件句型與假設句型
  • 結論:從核心邏輯衍伸理解虛擬式
  • 補充:其他語言的「假設」

概念:虛擬式(Konjunktiv)

💡 核心邏輯:架空情境,無關現實情況

虛擬式存在於許多歐陸語言,惟恰巧臺灣最常接觸的外語(英日韓語)都不存在虛擬式。

當然,虛擬式在不同歐陸語言,都有不同的用法。這邊專注於作為德語文法的解釋。

虛擬式在德語教學中,正式為B1程度的語法,並會在B2程度繼續深化。實際教學時,則在更先前的進度中,已經使用到部分虛擬式,整理如下表:

初階程度德語重視情境運用,並不深入討論虛擬式內涵。中階開始加強文法與抽象概念教學,才會正式進入虛擬式。

然而,究竟何謂「虛擬式(Konjunktiv)」呢?

語言邏輯而言,虛擬式是相對於「直陳式(Indikativ)」和「命令式(Imperativ)」的「語氣(Modi;單數為Modus)」。

扣除功能限定且直觀能理解的命令式,到B1程度接觸到的德語句型,只要不使用前面表格的動詞,都屬於「直陳式」,也就是用於表現事實的語氣,重點在於強調「事實的陳述」。

虛擬式是用於表現「架空的情境」,相對於「直陳式」。使用虛擬式時,說話者的重點並非事實與否,而只是描述一種虛擬的「架空的情境」。

章節目錄點我

範例:哥吉拉摧毀東京

💡 冷知識:東京是日本人最喜歡毀滅的日本城市

關於前面的概念,我們再用這些例句:

Stellen Sie sich vor: Wenn Godzilla Tokio zerstören würde… 想像看看:當哥吉拉摧毀東京…

In diesem Film zerstört Godzilla Tokio. 在這部電影哥吉拉摧毀東京

In diesem Film habe Godzilla Tokio zerstört. 在這部電影哥吉拉摧毀掉東京

這三個例句在「哥吉拉摧毀東京」的部分相同,但是表達的情境並不同。第一句前半段「Stellen Sie sich vor」是命令式。後半段則說話者明顯清楚:哥吉拉不存在,更不會摧毀東京。因此說話者採用「虛擬式」,強調這只是想像情境。

第二句則是單純解釋電影的內容,是事實描述,故為簡單的「直陳式」。

至於第三句則是B2程度的德語文法。這句話使用過去時「虛擬一式(Konjunktiv I)」。說話者應並未看過電影,但聽過聽過這部的電影的內容。故以虛擬一式「轉述」電影的內容:德語使用「虛擬一式」表達「間接轉述」。至於事實是否如此並非強調重點。

英語表達假設時,必須轉換成「假設語氣(subjunctive mood)」進行。但是在德語,則是透過轉換動詞為「虛擬式」,表現出英語「假設語氣」的效果。

直接使用動詞變化展現虛擬情境,使德語無須額外詞彙,或者更動時態,就能表現架空情境。

回歸例句,即使首句拿掉「Stellen Sie sich vor」,因為「虛擬二式」,聽者仍會清楚,說者表現架空情境。第三句因為使用「虛擬一式」,聽者即使不問,也清楚說者並未看過電影,而是轉述內容。

章節目錄點我

釐清:條件句型與假設句型

💡 條件句型不等同假設句型:並非所有條件句型皆屬於假設句型

於B1課程教導「虛擬二式」時,都會先從條件句型「Wenn-NS」入手,專注練習「非真實條件(irreale Bedingungen)」的假設。實則假設跟條件在德語有些差異。

條件句型中,「Wenn」的功能在於指出「條件」。若「條件」存在,則「結果」成立。反之,若「條件」不存在,則「結果」不成立。亦即「若A(條件)則B(結果)」。

至於「虛擬式」的重點則在「架空的情境」,重點則在於事實與否。用在條件句型時,只有使用虛擬式,這個條件句型才會變成「假設句型」,否則就只會是「條件句型」。

例如「如果我是有錢人,我就買水岸景觀第一排(在海岸邊買新房)」,德語則翻譯為:

Wenn ich ein reicher Mann bin, kaufe ich am Meer ein neues Haus.

Wenn ich ein reicher Mann wäre, würde ich am Meer ein neues Haus kaufen.

兩個例句都使用「Wenn」開頭,自然就是條件句型。但是,因為第二句使用「虛擬二式」,所以這句純粹就只是個「架空的假設」,而不如第一句般是「事實的陳述」。

那為何使用「架空的假設」而非「事實的陳述」?從這個問題才推導出,用虛擬式的說話者,對於「成為有錢人買海景房」這件事並無信心,所以認為這件事是「非事實的假設」或者「條件並非真實(irreale Bedingungen)」。

德語中,所謂「現在時」可以表是「現在」或「未來」的時間,所以第一句即使說者「現在」不是「有錢人」,可能代表說者認為他「將來」會是。說者已經認為,他在說這句話時,這個條件可以達成,因此純粹只是表現「若A即B」的條件。

第二句的說話者,很顯然已經決定躺平,所以他認為他現在或將來永遠不是有錢人。若改成直陳句,則會變成「如果我不是有錢人,我就不買水岸景觀第一排」:

Wenn ich kein reicher Mann bin, kaufe ich am Meer kein neues Hause.

這句純粹是從文法進行轉換,按照脈絡可能會是「因為窮而買不起」,這時把「Wenn」改成表現因果的「Weil」即可。

章節目錄點我

結論:從核心邏輯衍伸理解虛擬式

💡 接下來的目標:按部就班學習兩種虛擬式用法

目前而言,我們解釋兩個虛擬式相關的重要概念:

  1. 虛擬式表現「架空情境」,而非表現「真實情境」
  2. 虛擬式可運用於「條件句型」成為「假設句型」
  3. 並釐清所謂「條件句型」不等同於「假設句型」

當中,第三點可能對華語母語者比較難理解,若能搞懂這點,就能有效區分,哪種情境必須使用虛擬式。有興趣可以對照「補充」的部分進行參考。

德語的虛擬式分成兩種,分別用在不同的情境。接下來的目標則是學習,不同虛擬式如何在不同情境使用。

現代德語中「虛擬一式」的使用較為限定,所以教學主力通常放在「虛擬二式」。這邊也會首先建議各位搞懂「虛擬二式」的用法,再慢慢理解「虛擬一式」。

章節目錄點我

補充:其他語言的「假設」

💡 英語和俄語存在精確的假設句型,華語和日語則相對脈絡依存

不少歐陸語言都存在虛擬式,特別是羅曼語系語言(例如法語、西班牙語等)。其他語言的虛擬式筆者沒有深入學過,所以筆者沒辦法比較。然而,即使沒有虛擬式的語言,仍然可以表現出「假設」。只是要把握前面的原則,各位要能區分「條件」和「假設」。

現代英語

現代英語本身就是沒有虛擬式的語言。要表達假設就是採用改變時態的方式。

If I am a rich man, I will buy a new house at the beach.

If I were a rich man, I would buy a new house at the beach.

因為「am」的過去式是「was」,故這組例句有點不太準確。但各位從這兩個句型可以比較,第一句是單純的條件句,第二句則是將第一句改成過去時,用來表示假設情境。

現代俄語

俄語則與英語相似,要改成過去時,但是同時要加上「бы」,才能表現出假設:

Если бы я был богатым человеком, я бы купил новый дом на берегу моря.

原則上英語和俄語,都是可以依靠句型,精確做出假設的語言。其他斯拉夫語言,據傳也是類似的用法,但筆者沒有學過,所以別問我是不是真的。

現代華語

華語屬於孤立語,名詞與動詞都不會有任何變格或變化,高度依賴詞彙與脈絡。單純用華語表示「如果我是有錢人,我就買水岸景觀第一排」,即使知道說者應該沒錢,惟得到情報並不如德語豐富。因此,必須在增加其他詞彙補充脈絡,或按照當時對話情境想像脈絡,才能決定翻成德語的語氣。例如:

如果我是有錢人,我早買水岸景觀第一排。

如果我是有錢人,我將買水岸景觀第一排。

第一句使用「早」,表示現在沒錢,並且是用於現在情況,那就是翻成「虛擬式」。不過後半部主句的部分,可能會改成虛擬式過去式。

第二句使用「將」,表示現在沒錢,但是可能將來想有錢,即單純表示條件,為「直陳式」。

這個特徵導致在華語從句型區分假設跟條件意義不大,因為看起來真得很像。

現代日語

日語屬於黏著語(膠著語),動詞表現則相對華語豐富,但也屬於假設跟條件容易混同的語言。初級日語學到的「と」、「なら」、「れば」、[たら」,都只是「提示條件」。這些句型是否成為假設,最終端視文脈而定。必須追加其他語彙,才能確定使否翻譯為德語虛擬式的假設。

お金持ちだとすれば、海が見える別荘を構えるけど、残念ながら成金じゃない。

お金持ちだとすれば、海が見える別荘を構えるのに。

第一句為「如果我是有錢人,我就買海景房,只可惜我不是暴發戶」。轉折使用「けど」,是日語最基本的轉折語氣逆接助詞。如果句子結束在「けど」,實則看不出來是否為條件或假設。要追加「可惜並不是爆發戶」,才勉強看得出在德語宜翻成虛擬式。

第二句省略「可惜並不是暴發戶」,並改「けど」為「のに」 。「のに」是針對日語母語者的「Konjunktiv II」教學中,就「非現實條件」所使用最經典的範例。「のに」作為轉折有表現懊惱的效果,很顯然說者言外之音強調「現在不是有錢人,買不起海景房」。即使不追加「不是暴發戶」,翻成德語絕對是用虛擬式。

從華語和日語的比較看出,這兩個語言判斷是否為假設,都很大程度依存於脈絡與增字。例如日語例句的「のに」翻為虛擬式,很大的程度是來自於我們對該句脈絡的理解,而非「のに」本身帶有德語虛擬式的意思。

章節目錄點我

更新目錄點我

分享此文:

  • Click to share on Facebook (Opens in new window) Facebook
  • Click to share on X (Opens in new window) X
  • More
  • Click to share on LinkedIn (Opens in new window) LinkedIn
  • Click to share on WhatsApp (Opens in new window) WhatsApp
  • Click to share on Telegram (Opens in new window) Telegram
01.01.Grammatik, 01.Deutsch Tags:德語中階B1, 德語中階B2, 德語學習, 德語文法, 德語虛擬式

Post navigation

Previous Post: [德語文法][中階德語]目錄:兩種虛擬式(Konjunktiv)
Next Post: [德語文法][中階德語]虛擬二式的核心功用(Konjunktiv II)

寫下疑問,或許願新內容吧!Cancel reply

Follow me

  • Instagram
  • Threads

編輯方針與備註 (暫定)

  1. 站長留日後現攻讀波昂大學歷史碩士
  2. 若有想先知道未及更新可以IG詢問
  3. 名詞格位略稱:
      主 NOV, 屬 GEV, 與 DAT, 對 AKK
  4. 雖儘量統一文法用語, 異同處請海涵
  5. 因設定困難故舊文部分表格以圖檔呈現
  6. 歡迎大家回報內容或顯示錯誤

Recent Posts

  • [日語學習][資源整理]日語進階資源推薦(2025年05月)
  • [日語學習][資源整理]日語初學資源推薦(2025年04月)
  • [德語文法][初階德語]德語命令式(Imperativ)
  • [經驗分享]德國公證-提交非德國學歷影本的文件公證方法
  • [德語學習][資源整理]德語學習內容:臺灣關聯
January 2024
M T W T F S S
1234567
891011121314
15161718192021
22232425262728
293031  
« Nov   Feb »

Archives

  • May 2025
  • April 2025
  • March 2025
  • February 2025
  • November 2024
  • October 2024
  • August 2024
  • July 2024
  • June 2024
  • May 2024
  • April 2024
  • March 2024
  • February 2024
  • January 2024
  • November 2023
  • October 2023
  • September 2023
  • August 2023

Recent Comments

  1. Utopia Nordic on [語言證書]德語檢定考題:波昂大學DSH考題筆記(2024年3月場)
  2. CKCA on [德語文法][初級動詞]德語助動詞:sein、haben與werden
  3. SamMi on [德語文法][初級動詞]德語助動詞:sein、haben與werden
  4. SamMi on [德語文法][初級動詞]德語助動詞:sein、haben與werden

Copyright © 2025 Spra-Chen 德語學習記錄.

Powered by PressBook WordPress theme